一萝阮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镇魂小说网www.1v1mentor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李凌峰进学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。

解决了心头的一件大事,整个人瞬间就轻松了不少。他现在可是吃嘛嘛香,再时不时出门放放鸭子,过着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没有车马喧嚣的田园生活。

大夏和我国明代有些相似,所以“尊师”氛围浓厚,孩童开蒙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差异入学仪式繁简不一。明代的孩童开蒙还须拜“孔圣”孔夫子,但在大夏就不用,毕竟孔夫子可没有穿越到大夏朝来。

大夏朝孩童拜师前还要焚香燃烛,奏明天地君亲,由此可见拜师礼对于夏朝人多么重要。

李凌峰比对记忆中史书上孩童的开蒙仪式,发现大夏与其还有诸多相似之处。

比如拜师前要“正衣冠”,取“先正衣冠,后明事理”之意;然后对着先生“行拜师礼”,体现大夏“尊师重教”的社会风尚;再用“朱砂启智”,请先生为弟子在额头正中“点红痣”,意味“开天眼”,寄寓弟子“眼明心明,好读书,读好书”。

大夏朝廷还特意规定各个书院门外须设“明志鼓”,待开蒙学子启智后还须击鼓明志,意在引导学子明了“因何读书”,然后鼓励学子发奋图强,为国家建功立业。

待击完“明志鼓”后,才到“破蒙”一步,先生会选一本开蒙读物,取其中两句教导弟子,然后让弟子跟读,待弟子学会,才算“破蒙”成功。

五六岁的孩童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,一般早慧的孩子跟着先生读个三遍大致就能记住,而资质稍微愚钝的则须六七遍才可。

所以先生也会因为学子“破蒙”的表现因材施教。

除此之外,大夏朝也有童蒙“忌讳”,如“逢闰不蒙”即闰月不启蒙,“逢十不蒙”即破蒙时先生教导十遍不能记住者不启蒙等。

各地的童蒙忌讳大致相似却又有差异,《桂地通志·民俗志》中就有类似记载“ 头日蒙学最忌路遇身怀六甲之人,以为不吉,阻误聪明,故必须天朦亮便出门上学。 ”

不同的处境有不同的心境,就算是在前世读书的时候李凌峰都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感触。

大夏朝崇尚礼教,认为礼教恭俭庄敬,此乃立身之本,故而有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的警句,所以李凌峰为了确保拜师开蒙万无一失,特意在脑中反复推演。

李家村的小河边因为春天的到来,万物复苏,水草丰茂。李凌峰赶着鸭子来河里洗澡,看着不远处小溪里游得欢快的白色,悠闲地的翘着二郎腿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

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

烂柯游梦
洛昉:钦定朱雄英为皇太孙 朱元璋:臣,朱元璋,仅尊道祖法旨 朱元璋:啊,我的好圣孙,你就别闹了 朱雄英:皇爷爷,从小调皮捣蛋的才是好圣孙 朱标:逆子,你又惹你皇爷爷生气了,看我不打你屁股 朱雄英:父亲,我没有,哎啊 张三丰:徒儿,你悠着点 朱雄英:师父,这才多少啊 朱雄英:父亲,求求你赶紧造皇爷爷的反吧 朱标:孤才不要,你就不会让我休息几年 朱元璋:好圣孙,看在你父亲勤勉这么多年的份上,让你爹好
修仙 连载 43万字
这捕快不仅强的离谱,还是诗圣?

这捕快不仅强的离谱,还是诗圣?

夜榔头
这方世界,道门炼气,佛门修心,武者炼体,三条道路皆能长生超脱。 穿越大齐国京兆府的键盘侠李长辞,发现自己有窥探死者记忆的能力,一代老六,就此诞生! 家中,二舅,舅婶,外公,表妹,小姨妈一屋人嗷嗷待哺! 朝堂,六扇门,锦衣卫,金吾卫,大理寺,六部官员明争暗斗! 李长辞莫得办法,只得从养家糊口开始,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! 一日,八宝琉璃宗圣女凌青烟,乔装来京都打听李长辞为人。 天工宗师姐,林晴岚:“辞
修仙 连载 0万字
人在射雕,开局救下李莫愁

人在射雕,开局救下李莫愁

清月孤灯梦菩提
穿越成射雕世界少林寺小和尚,武长空带着一身功夫走下少室山。 杀卖国求荣的恶贼、救貌美如花的佳人、抢神兵利器、夺他人机缘。 宝剑我的、神雕我的、神功秘籍也是我的!
修仙 连载 0万字
颠覆战国之魏国

颠覆战国之魏国

水动
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,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,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。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、秦惠文王、楚威王、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,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。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,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
修仙 连载 60万字